•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建筑隔震高度要求规范最新(建筑隔震高度要求规范较新)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4-02-10 19:19:38

https://jian-housekeeper.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bannerImage/113235.jpg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震频发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建筑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高发地区的建设中,通过隔离建筑与地面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

建筑隔震技术最初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旧金山发生一次里氏7.1级地震,使得城市内的许多高层建筑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教授提出了利用隔震技术来减小地震对建筑威胁的观点,这标志着建筑隔震技术的诞生。

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一是早期的金属球隔震器;二是中期的锁定式隔震器;三是近期的溜槽式隔震器。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震中地区利用建筑隔震技术有效地减轻了地震的危害。

建筑隔震技术的要求与规范

隔震技术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抗震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抗震体系,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对于隔震技术的应用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与规范。

建筑隔震技术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性;
  • 隔震器要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 隔震器还要有一定的位移能力和调整能力;
  • 隔震器的设计要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相匹配。

建筑隔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遵循以下规范:

  •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T 28837-2012高层建筑隔震装置技术规范;
  • CECS 138-2004高层建筑隔震支座设计规范等。

建筑隔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来建筑隔震技术已经成为抗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建筑隔震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如隔震器的制造、安装和维护等问题。未来发展建筑隔震技术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 减小隔震器对建筑自重的影响;
  • 设计出更加灵活、高效的隔震器;
  • 生产出能够承受更大荷载、寿命更长的隔震器;
  • 研发出更加智能化的隔震支座,以提高其控制能力和精度。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技术的不断升级,建筑隔震技术在应对地震灾害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未来抗震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