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66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2-19 15:51:18

为论证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66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的环境可行性,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已委托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就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等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要求,为使公众了解该项目的意义和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给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公告如下,敬请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

一、项目名称: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66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

二、建设单位: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

三、环评单位: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

四、项目简介:

本期工程拟扩建1台660MW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配1台2010t/h煤粉炉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地点位于丹东金山热电厂厂区内。工程总投资约37亿元。丹东金山热电厂一期工程2台330MW机组已建设完成并运行,环境保护措施已按一期工程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进行落实,并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本期程锅炉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除尘采用静电除尘器,脱硝系统采用SCR脱硝工艺,采用烟气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的组合技术进行汞及其化合物的协同控制,处理后的烟气经1座高190m、出口内径7.5m的烟囱达标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主要噪声源经采取降噪措施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正常工况下本项目对地下水基本不产生影响,事故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采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在可控制范围内。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单位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可行,治理后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根据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保政策等分析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根据项目所用燃料、水源以及工艺系统的特点,分析燃料的用量、供排水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确定项目建设及运行中污染物产生环节,核算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3)调查及监测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预测及评价本项目投产后可能对评价区域内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4)从污染物总量控制、保护环境等角度,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内容

1、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以及污染等问题;项目运行后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对建设单位有何要求;对项目运行后的监督管理有何要求;该项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等。

2、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1)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见附件1;

(2)如需查阅纸质报告书,请拨打下方联系电话索取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版。

3、公众参与的范围:

项目所在地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任何关心该项目的专家、学者、政府职员、普通群众等。

4、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详见附件2。

5、意见提交方式: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联系电话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方式提出意见,也可自行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详见附件2)。公众提交意见时,应当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公众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

6、公众参与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李工

联系电话:18604955775

邮箱:guang-li@chd.com.cn

意见表邮寄地址: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金兴路10号

7、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信息发布和征询公众意见的有效期限:自本次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附件:

1、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公众意见表

 

原文地址:https://zjw.dandong.gov.cn/html/DDZJJ/202402/0170711777945456.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