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再动员、再部署--宜春市住建局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2-27 15:14:47

2月23日下午,市住建局召开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工作推进会,党组书记、局长龚向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全体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宜春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动员会议精神,对2024年第一期实地模拟测评情况和反馈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和分析,并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龚向东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创文工作已经进入了决战攻坚阶段,全局上下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发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打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为宜春市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贡献住建力量。第一,要珍惜成绩,再接再厉,迅速掀起创建热潮。一是全市创造了好成绩。从2022年国检测评结果看,我市以97.5分的总成绩在96个地级提名城市中位列第9名,这也是我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前十。二是我局创造了好成效。我局牵头负责的10个方面128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尤其是交通路口改造、弱电管线整治等攻坚项目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大家创造了好经验。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的工作经验,如与代建单位、施工单位联合攻坚,与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协调联动、与社区、挂点单位联创联建等,以及工作中认真落实现场协调机制、督查推动机制、宣传造势机制等,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总结。第二,要聚焦重点,强化对接,精准推进创建工作。一要聚焦测评体系变化。要吃透测评体系,认真对照新测评体系的各项标准、内容,逐条逐项开展自查,推动各项工作达标。局创文办要加强与市创文办沟通,及时将测评体系变化情况传达到每位干部职工,并督促大家抓好落实。二要聚焦群众热线办理。要高度重视热线办理工作,及时解决、回复好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能够解决的及时对接解决;对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要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并与群众及时进行解释;对政策确实无法解决的,一定要上门说明情况,耐心细心做好解释工作。法规信访科要对近期热线工单办理情况进行一次梳理,并明确人员、时间,上门进行回访。三要聚焦基础设施完善。要摸清列入2024年创文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项目的清单,了解项目资金来源,并加快组织实施。对近期能够完工的,督促属地抓紧时间完工;对一时无法开工的,要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具体由局创文办牵头做好工作对接。四要聚焦物业小区管理。要加强中心城区569个小区的管理,对已经进驻物业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要加强对物业企业的抽查、督促和整改;对没有进驻物业企业的小区,要督促物业管理委员会落实责任;对一些零散的、开放的住宅小区,也要落实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具体由物业管理科抓好督促落实,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办法。五要聚焦在建工地管控。加强对中心城区72个在建工地的扬尘治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特别要加强对在建工地的公益广告的督查,防止出现公益广告污损、广告内容不符等问题。具体由工程项目服务中心抓好落实。六要聚焦联创联建小区管理。要扎实开展“我与群众交朋友”群众满意度提升活动,切实做好干部包户工作,及时收集、整理、解决和反馈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高质量完成入户问卷。同时协助社区做好小区环境治理、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具体由机关党委牵头抓好落实。七要聚焦文明行为倡导。要积极倡导全局干部职工认真遵守文明行为规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相互监督,及时提醒,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果。第三,要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凝聚创文攻坚合力。一是干部要带头。机关干部要带好头,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做文明创建的倡导者、实践者、组织者,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去,带头倡导文明行为规则,带头落实文明创建任务,带头完成各项任务。二是宣传要到位。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展示全市创文工作成效和特色亮点,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受美好。同时要做好网报材料的申报工作,加强与省厅相关部门对接,持续跟踪了解情况,确保出具最优评价。三是督查要严格。局创文办综合协调,各工作组按照责任分工,分头抓好推动落实。要加强与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的密切沟通联系,了解掌握有关工作要求,同时及时做好有关工作的责任分解,并督促及时落实到位。​

来源:局创文办

 

原文地址:http://zjj.yichun.gov.cn/ycszjw/gzdt/202402/cc7aeb14596e425eb531c04c45afd682.s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