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山西省住建厅关于学习借鉴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3-15 10:21:37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乡)管理局:

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公共供水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不少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健全管控长效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梳理总结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市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建办城〔2022〕2号),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按照《全省城市燃气老旧管道等更新改造工作方案(2023-2025年)》(晋建城字〔2023〕19号),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等,加快推进全省城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改造应采用先进适用、质量可靠的供水管网管材。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要使用柔性接口。新建供水管网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划建设。

二、推动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工程

依据《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按需选择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实施路线,开展工程建设。在管线建设改造、设备安装及分区计量系统建设中,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流量计量设备、阀门、水压水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绿化、消防、环卫等用水计量体系。

三、推进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

积极推动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统筹布局供水管网区域集中调蓄加压设施,切实提高调控水平。供水管网压力分布差异大的,供水企业应安装在线管网压力监测设备,优化布置压力监测点,准确识别管网压力高压区与低压区,优化调控水厂加压压力。供水管网高压区,应在供水管网关键节点配置压力调节装备;供水管网低压区,应通过形成供水环网、进行二次增压等方式保障供水压力,逐步实现管网压力时空均衡。

四、开展供水管网智能化建设工程

推动供水企业在完成供水管网信息化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改造,供水管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可同步敷设有关传感器,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对供水设施运行状态和水量、水压、水质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识别管网漏损点位,进行管网压力区域智能调节,逐步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五、完善供水管网管理制度

督促供水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运行维护管理要求,严格实施绩效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区域运行调度、日常巡检、检漏听漏、施工抢修等管网漏损控制从业人员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将居住社区共有供水管网设施依法委托供水企业实行专业化统一管理。

各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摸清漏损状况及突出问题,制定漏损控制中长期目标,细化保障措施。督促供水企业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供水管网建设、改造、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同时推广合同节水模式,完善对从事漏损控制企业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采用合同节水商业模式控制管网漏损。

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附件: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pdf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3月7日

(主动公开)

 

原文地址:https://zjt.shanxi.gov.cn/zwgk/tfwj/202403/t20240313_9518920.s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