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授信7.51亿元!开创铜仁10年来民营房企融资先河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4-11 21:23:39

近年来,碧江区抢抓房地产融资政策,依托铜仁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迅速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全力推送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在全市率先获批银行融资授信,实现铜仁市10年来民营房企融资零的突破。截至目前,碧江区入围全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8个(含民营房企项目7个)、约占全市总数70%,获批融资授信7.51亿元、占全市总数70.25%。

“早”谋划,打好提前量

面对化解房地产风险“新风向”,坚持提前研究、提前策划、提前备料,为抢抓房地产融资政策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提前研究。认真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监管总局组织的金融机构座谈会精神,仔细研读《住房城乡建设部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初步掌握以“五个条件”为前提、“白名单”为载体、协调机制为关键的房地产融资新政策。二是提前策划。以开展营商环境走访为契机,组织60余人次赴30余家房企沟通即将落地的融资新政策、项目资本金及资产债务情况,分析项目融资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房企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避免因自身硬伤而错失融资良机。三是提前备料。全面梳理辖区在建房开项目,结合项目状况和融资愿望,对40余个房开项目按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分批、先后排序,提高在全市的融资竞争力。精心指导房企主动对接按揭贷款银行,了解融资最新动向,掌握融资审核流程和材料清单,提前洽谈融资业务、准备融资资料。

“快”部署,抢占制高点

紧扣市房地产融资机制办公室工作要求,坚持出快招、出实招,确保抢得房地产项目融资头彩。一是迅速安排部署。及时组织辖区房企如实填报房地产支持项目28项内容,及时答复房企提问120余次,确保项目填报信息准确无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转发房地产融资政策,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率。二是开展集中培训。组织召开碧江区房地产融资座谈会,结合实例传达全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会议精神,邀请工商银行资深业务负责人讲解房地产融资申报细节、审核关键,现场互动答疑解惑,进一步明白政策、掌握流程。三是高质量报送名单。围绕金融监管部门提出的房地产融资“三批三类”,区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研究拟申报项目,将项目分为满足“五个条件”、通过整改可满足“五个条件”、难于满足“五个条件”3类,精心筛选申报38个房地产项目,确保更多项目入围全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授信。

“勤”服务,全力保畅通

围绕房地产融资“推送——反馈”机制出现的信息差、时间差问题,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调整及时、无缝衔接。一是紧盯市级审核。密切对接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审核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情况,第一时间收集涉及碧江区申报项目存在的瑕疵,及时反馈房企予以完善并提供佐证资料,申报的38个项目均纳入首次推送名单。二是紧盯银行反馈。按照时间节点掌握银行反馈项目名单3轮,仔细梳理项目主贷银行与银行支持项目不一致情况,及时联系房企调整更换主贷银行6次,最大限度促进银企合作。引导部分房开项目选择承接房地产融资业务量较小的银行,确保实现融资授信项目最大化。三是紧盯企业融资。围绕第一批房地产项目融资名单,协调银行加快审核项目融资材料,每日掌握融资授信进度,全力帮助房企提供银行所需佐证,力争项目多授信、授信快落地。

据悉,此次推出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改以往的房企、银行二者直接对接为政府、银行、房企“三驾马车”精诚协作,解决了金融机构难以获取房企关键信息、无法判断房企信用风险等问题,起到了防范金融风险、化解房地产风险的作用。碧江区已向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报送第二批项目29个、融资需求38.35亿元,目前已进入“推送——反馈”阶段。(吴家顺)

 

原文地址:http://trsjs.trs.gov.cn/ywgz_500582/fdcy/202404/t20240409_84165157.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