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内畅外快 “环”动襄阳——襄阳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线通车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5-01 11:44:45

“我宣布,环线提速改造工程正式通车!”4月26日上午,随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祺扬一声号令,云兴立交现场沸腾了。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环线提速改造工程“落笔画圈”,全面建成通车,成为全省第二个同时拥有内、外快速环线的现代化城市,主城内10分钟可上快速路、一刻钟可上高速、半小时可达机场和高铁站。

通车仪式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祺扬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市领导吕义斌、李诗、胡勇、付劲松,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劳模代表、市民代表等出席通车仪式。

此次通车的快速路双向六车道,全程高架、立交、隧道,包含17处立交节点、29条上下桥匝道、4座人行天桥,全程没有一个红绿灯。

从这一天起,襄阳城市交通正式迈入“双环”快速化时代。城市快速路体系建成的背后,是襄阳托起大城之梦的势能迸发。

襄阳“一轴三环九放射”快速路网示意图。

环线提速

串联“一心四城”

一条路,一座城。作为一条环城交通大动脉,环线不仅是襄阳串联“一心四城”的重要纽带,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繁华走向,更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格局,承载着襄阳人建设中心城市的伟大梦想。

2013年,卧龙大桥、东津大桥、唐白河大桥等路桥相继建成通车,让“一心四城”连为一体,由邓城大道、卧龙大道、环城南路、鹿门大道围合的环线贯通,城市基本形成“环”。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车辆逐渐增多,交叉路口越来越多,邓城大道、卧龙大道等路段时常拥堵,城市环线无法真正做到“快”起来。

经过多方论证,2019年底襄阳市启动环线提速改造工程,作为襄阳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的核心支撑,主要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互通立交”的方式,对现状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分两期建设。

环线提速改造工程一期主要是内环北线由邓城大道向北移至襄北编组站、富康大道一带,同时对内环东线富康大道至襄江大道段进行快速路改造,包含襄北编组站大桥、小清河大桥重大节点。

该段快速路于2023年9月11日正式通车。通车后,迅速成为高新东汽基地至樊西片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带动城市北部经济发展,极大缓解了邓城大道沿线及光彩路口交通压力。

在建设一期工程的同时,2022年4月7日,襄阳市启动环线提速改造二期工程,全长约30公里,5个标段同步开工。经过建设者们700多个日夜奋战,环线提速改造二期工程已全部建成通车,该路段设置14处立交节点,20条上下桥匝道,新建3座人行过街天桥,改建1座人行过街天桥。

这条由富康大道、卧龙大道、环城南路、东津大道、鹿门大道组成的城市快速路,全长约53公里,围合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云兴立交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攻坚克难

创造多个市政工程之最

作为襄阳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的核心支撑,环线提速改造工程体量大,投资量大,涉及征地、拆迁、管线转迁、交通疏导等众多难题。

为加快工程进度,襄阳市住建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局长担任总指挥长,5名县级干部担任标段指挥长,分别负责一个标段,靠前指挥、一线协调、现场监管。

卧龙大道云兴立交是内环西线(卧龙大道段)关键性节点工程,也是省内规模最大的双环苜蓿叶全互通立交、襄阳市规模最大的全互通立交。

卧龙大道段不仅工程量最大,管线迁改量也是全线最大。共迁改16条10千伏线路、2条110千伏架空线、6条给水管线、48条弱电管线,涉及广电、电信、移动、联通、国防、铁塔等多个产权单位,影响一半左右的桩基施工。

卧龙大道高架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在艰巨的任务面前,参建各方展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实行联合办公,通过早班布置会、晚间碰头会、进度协调会,以及周、月、季度总结方式,做到了以日保月,以月保季度,以季度保整体的进度目标,确保了项目按期高质量完工。

富康大道立交桥是北线工程的重中之重,这里地质老黏土层厚,深处土质坚硬,而隧道最大开挖深度达15米。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性、结构牢固,项目团队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工艺,提升整体功效;优化施工环节,将墩柱钢筋及箱梁的横梁钢筋提前绑扎,再进行整体吊装,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采用“分区推进、两头向中间合龙”施工顺序,化繁为简、分层施工、逐一攻破。

位于富康大道与襄阳大道交叉处的富康立交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富康隧道施工土方量超过7万立方米,这对工地的扬尘治理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积极和环保部门沟通,抢抓晴好天气,精心组织,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土方开挖,为工程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环南线是襄城到东津的重要通道,沿线有襄阳四中、水云墅等人数众多单位和小区,无法进行全封闭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绕行、半幅施工方式,交通疏导协调压力很大。

为保证工期需求和师生、居民出行,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积极和襄阳四中对接,优化施工组织,错峰错时施工,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教学和出行影响。

位于襄城庞公的文津隧道。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建设单位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原则,创新采用市政桥梁花瓶形墩柱快速施工法,提高质量、加快安装速度,大大缩短工期,率先在全线实现首桩、首墩、首联连续梁、首联钢箱梁、路基施工,以及主线试通车。

此外,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工程首件认可制,在各标段每月开展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比形象、比创新的“五比”活动,促进各参建单位取长补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克服汛情、季节施工等影响,解决沿线征地、拆迁、管线转迁、交通疏导等难点问题,确保了工程如期建成。

三年工期两年建成,十年环线规划蓝图终成现实。据不完全统计,环线提速改造二期工程累计完成强电转迁63条,其中220KV高压线1条,110KV高压线9条,10KV53条,创下了市区电力转迁最快最多的纪录,转迁乔木23782棵,近2万人(次)参与项目建设。

立交+高架+隧道

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此次通车的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长约53公里,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建造模式,除内环北线、内环南线庞公段、襄阳机场连接线限速60公里每小时外,其余路段都是限速80公里每小时。

从襄城三桥头出发,向北走卧龙大道、大力大道、富康大道、襄阳大道,不到半小时就到了襄阳机场。而在此前至少需要50分钟,如遇堵车时间则更久。

机场连接线匝道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全线设有17处立交节点,29条上下桥匝道,其中以云兴立交桥、富康大道立交桥、襄鹿立交桥、堰坡立交桥最为关键,成为交通枢纽转换的重要节点。

云兴立交桥位于卧龙大道与襄江大道两条城市快速路交汇处,该立交有三层,地面层为平交灯控路口,高架一层为襄江大道高架桥,高架二层为卧龙大道高架桥,利用八条互通匝道实现全方向快速交通转换。

富康大道立交桥位于富康大道与襄阳大道交会处,立交形式为四层立体交通,第一层为襄阳大道地下通道—富康隧道,第二层为地面道路及灯控道口,第三层为襄阳大道向富康大道方向的左转匝道,第四层为富康大道向襄阳大道方向左转匝道,实现襄阳机场至襄阳东站快速通行。

堰坡立交桥位于南内环与鹿门大道(东内环)交会处,向东通往高铁站,向西通往东津大桥,向北通往襄阳机场,向南通往鹿门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互通立交桥主线采用“高架主线+地面辅道”的方式建设。其中高架一层为东西主线,高架二层为南北主线,高架三层为左转匝道,实现环线之间、环线与高铁方向的快速交通联系。

位于东津新区华侨城附近的堰坡立交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襄鹿立交桥位于襄江大道与鹿门大道交汇处,采用苜蓿叶全互通立交,是城市环线和轴线、城市内部和外部交通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地面层为鹿门大道南北向地面快速路,高架层为襄江大道东西向跨线桥,利用八条匝道实现全方向交通转换。

环线提速改造工程通车后,不仅高架桥上交通顺畅,桥下道路也四通八达,从市区任何一个地方出发,10分钟可上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可到达高铁站或机场,“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城市交通全面迈入“双环”快速化时代。

提升城市能级

交通优势转为发展胜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随着襄阳中心城区规模的扩大,联结六个城区和开发区,打通跨铁路、滨江、环洲等通道瓶颈,形成内畅外快的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势在必行、民心所向。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将交通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先后投入近300亿元,构建“一轴三环九放射”的骨架路网,打造快速通道体系。108公里长的城市外环2023年2月建成通车,27公里长的东西轴线(襄江大道)2023年2月建成通车(其中总长5.4公里的鱼梁洲过江隧道系1500公里汉江第一条下穿隧道),襄江大道如同一条“金腰带”穿过城市中部,将樊城、鱼梁洲和东津新区连为一体,成为贯通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为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强大引擎。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后,中心城区高快速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00公里,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全面拉开城市骨架、扩展城市空间,有力推动城市新中心建设。”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锦洪认为,环线通车后,襄阳将形成一线环绕、四城贯通的良性新格局,有效促进产业布局用地开发,带动“一心四城”协调发展。

交通互联,产业共融。一条环线改变的不仅是城市格局、出行效率,更畅通着经济血脉,促进人才、企业、贸易等多领域的相融相通。襄阳市人大代表、湖北力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认为,环线通车后,企业货物运输将更加方便,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城市形象也将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对未来在襄阳发展充满了信心。

一路通则百业旺。襄阳市政协常务委员、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民发集团总裁黄作滨认为,襄阳环线全面开通后,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必将极大促进居民出行提速、开发建设提质、生产生活提效,赋予企业、市民、产业更广阔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位于大力大道与卧龙大道交叉处的匝道桥。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勇摄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环线通车掀开了襄阳城市建设发展新的历史篇章,下一步,襄阳市住建局将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树牢城市建设主力军的职责使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扬“拼抢实”作风,为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地址:http://szjj.xiangyang.gov.cn/zxzx/jsdt/202404/t20240428_3601762.s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