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让路边风景更美丽 摘自《中国建设报》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5-16 08:57:52

行道树既可以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遮荫,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今年年初以来,山东、安徽等地通过开展“补植更新”行动、打造智慧化管理平台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城市行道树管理,提升道路景观效果和市容环境质量,让路边风景更美丽。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按照“因路制宜、配置合理、补管并重”的原则,落实落细“查原因、清死株、补新绿”3项举措,着力打造“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道路绿化景观。

据了解,青州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行道树进行全面摸排,详细划分受极寒天气、土质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受交通事故、恶意损毁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缺株断垄问题,规范形成问题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补植方案,合理排布主要路段及重点区域补植顺序,精准调整日常绿化养护工作侧重点。同时,合理调集养护人员及车辆,集中清理各路段已经确定死亡的行道树,利用专业机械设备深度清理树桩树穴;对因土壤肥力、生长环境等因素而导致行道树长势衰弱甚至死亡的区域,采取更换土壤、增施化肥等办法,提升土壤肥力;规范整理待补植地面,仔细清理砾石、杂草、杂物等。

补植新株时,青州市采用“机械+人工”的方式,尽量缩短新株移栽时间,严格把控定点放线、挖穴栽植、修剪浇水、支撑加固等步骤细节,切实提高补植苗木成活率。此外,园林绿化工人加大对补植苗木的巡护检查力度,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注意观察苗木生长状况,保证补植工作到位。

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鹤凤大道、聚贤大道、银滩路等路段,绿化带内刚补植补栽的红继木、金叶女贞、木春菊等一株株小树苗迎风而立。

据了解,前段时间,涪陵高新区鹤凤大道等路段的绿化带苗木由于日晒雨淋加之受大风吹损等原因,出现缺株、枯萎、斜倒情形,影响了城市绿化景观形象,为此,涪陵高新区启动绿化苗木补植补栽工程。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补植开始前,园林绿化工人对受损绿化带区域的土壤进行翻耕和改良,确保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截至目前,共补植补栽香樟等行道树35株,红继木、金叶女贞、毛丁香等灌木和地被植物共计面积1880平方米。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做好“花草文章”,对前期排查的益昌路、文苑路、金雀街等主次干道上128棵长势不良的行道树进行更新补植,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补植成活率,相关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关、树木调运关、栽植技术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护。现场管理员说:“行道树补栽工作即将完成,在加强管护的同时,我们也会做好绿化带、小游园和其他区域草木的浇水、修剪工作,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美丽环境。”

行道树管理不仅需要“心中有树”,还要“心中有数”。安徽等地依托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智慧管理系统,动态跟踪行道树“全生命周期”信息,科学精准掌握树木养护情况,为绿化修剪、浇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提供支撑。

安徽省淮北市近日启动城市行道树信息系统,通过线下悬挂树木信息智慧管理牌,打造树木“身份证”,线上进行信息整理审核,推动行道树“码”上监管,建成植物生长档案、便民科普教育、动态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化管理平台。

淮北市行道树信息系统实行一树两码,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编号,信息牌上不仅有管理码,还有公众码。管理人员通过扫码录入日常管理信息,植物的种类、位置、规格、存活状态、栽植类型、树木涂白、修剪情况等一目了然,从植物属性、空间分布、责任人、生长状态等维度对行道树形成“一树一档案”。借助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可随时在后台动态掌握每棵行道树的生长状况。

市民用手机扫描公众码,能获取植物科、属、种,树木名称、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信息,在观赏树木的同时了解树木的特性,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增强了爱绿护绿意识。市民还可扫描行道树上的“身份证”牌进行线上留言或拨打相关部门电话,反馈行道树存在的问题,参与管理互动。相关部门会根据收集的市民意见,落实养护措施以及各类树木事件的处理。

目前,淮北市已在孟山路试点悬挂行道树“身份证”牌900个,通过系统试用和问题反馈,不断完善城市行道树信息系统,后续将陆续推广至城市其他主干道的行道树。

在广东省中山市,不少树木挂上了“身份证”,这是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设置的树木信息智慧管理牌。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同一条道路及同品种、近规格的行道树进行分组编码,每组编码包含10~20株树木,赋予其同一“身份证号”。市民可以通过管理牌了解树木信息,管理部门也能通过此牌实现智慧管理。

据介绍,管理牌主要包含树木的品种名称、科属、生长特性的基本信息以及专属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市民可一览树木基本信息以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挂上这个牌子后,扫码就能看到树木身份编码、GPS定位、品种名称、生长习性等信息,我觉得很方便。”市民甘女士说,“里面还有相关法律法规,这样也能鼓励更多人加入保护树木的行列。”

除了为市民普及树木知识,“身份证”的背后是一套智慧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利用行道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树木“实名制”管理。通过在平台创新建立城市树木入库、养护、变更的“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档案,管理人员能实时动态了解树木信息。同时,实现养护单位全过程动态记录修剪、浇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科学精准掌握树木养护情况。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5.13 苏鸢

 

原文地址: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405/20240513_777999.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