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河南浚县:加强古城保护 助推人居环境改善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4-05-17 13:28:58

近年来,浚县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终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摆在突出位置,按照“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系统传承、体现特色”思路,努力打造新时代的文化高地。

浚县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先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荣誉,2023年“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走出一条“保护名城之根、留住文化之魂”之路。

该县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促进名城保护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以来,制定《鹤壁市浚县古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法》等文件,严厉打击损毁文化遗存、破坏古城格局等行为。截至2023年年底,争取上级项目10个,资金4.4亿元,有效缓解了名城保护资金压力。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结合产业特点和城市布局,浚县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规划,共编制《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浚县传统街区保护规划》等规划方案65个,明确了以“一城一景、三街两巷”为主体的保护框架。

按照“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原则,浚县开展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普查,截至2023年年底,共普查出文保单位98处、历史建筑142处、古树名木418棵,围绕文物“四有”,积极划定保护范围、竖立保护标志、编制文物档案、建立保护机构。

浚县采用老砖、老瓦、老石头、老工艺、老风貌等“五老”修缮手法,对东大街、南小西门里街等历史街区沿街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对黎阳路、新华路实施示范街区改造,实现古城与新城建筑文化元素完美交融。截至2023年年底,当地累计投入资金22.6亿元,实施古城保护修缮项目68个,县衙、端木翰林府、风情四合院、街巷肌理修复等项目竣工投用,游客集散中心、古城肌理修复、双秀坪、神霄宫殿前广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原文地址:http://hnjs.henan.gov.cn/2024/05-16/2994568.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