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高层建筑是什么

来源 2022-01-06 15:11:27

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严格的标准。

 

分类标准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高度计算

 

1、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

2、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较大值;

4、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建筑特点

 

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1、使人口集中,可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效率;

2、使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大幅度缩小,有可能在城市中心地段选址;

3、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

 

设计要点

 

当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功能适用性、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与多层建筑相比,在设计上、技术上都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加以考虑和解决。

 

(一)建筑方面

 

1、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

2、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的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技术的要求;

3、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

4、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

5、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

 

(二)结构方面

 

1、考虑高层建筑遇到巨大风力和地震力时所产生的水平侧向力;

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体型的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稳定性;

3、使建筑平面、体型、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不出现薄弱环节;

4、妥善处理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和基础沉降带来的变形节点构造;

5、考虑在重量大、基础深的地质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可靠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条件问题。

 

(三)设备和电气

 

1、设计供暖和给水排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因建筑高度增大的压力,保证管道、炉片具有耐压能力;

2、特殊处理消防和排烟问题;

3、在供暖、通风中考虑因高处风力增大而增加的空气渗透和中合面以上、以下的热压变化对于散热量计算的重要影响;

4、考虑由于增加了电梯、水箱供水和消防动力用电,对电气设计的区域配电和干线、支线布置提出的要求。

 

展望规划

 

高层建筑能够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这些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公认,各国的大城市建设部门,都在不断地对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采取改进措施:

 

1、提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预作统筹安排,协调单个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群布点同周围环境、已有建筑、名胜古迹、城市风貌、市政公用设施等之间的矛盾;

2、克服高层建筑使大量人口远离绿化地带、生活环境不如低层和多层建筑等缺点,设法增加每层绿化阳台、敞开式的公共休息层、屋顶花园等;

3、大力开发高层建筑结构、构造、防火安全、竖向交通所必需的高级材料、设备和设计施工技术等基本条件,严格控制质量,力争降低工程造价和管理费用;

4、在建筑设计方面,对高层建筑带来的日照阴影和电磁波干扰的影响,对体量高大突出的建筑造型风貌和城市空间天际线的艺术效果,以及高层建筑群大量集中的人口对城市供应和交通的影响等多种问题,采取新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步骤,以求得较佳设计方案。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