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招标资格预审和后审区别

来源 2022-04-19 11:54:50

资格预审是指购买招标文件前先进行相关资质等评定,通不过者无法参加投标;资格后审是各投标人可直接购买招标文件并参加投标,在评标过程中将资质等部分按照相关标准评定,通不过者依旧需要退出。

 

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并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资格预审条件、标准和方法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评审,确定合格的潜在投标人。

 

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在招标公告发布后,符合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相关资审资料和投标文件,直接参加开标会议。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人的投标资格进行审查。资格审查不通过,作无效标处理,不再进行下一步评审。

 

 

 

具体区别

 

(一)审查时间不同

 

资格预审是在发售招标文件之前,资格后审是在开标之后的评标阶段。

 

(二)评审人不同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或者资格审查委员会,资格后审是评标委员会。

 

(三)评审对象不同

 

资格预审是申请人的资格预审文件,资格后审是投标人的投标文件。

 

(四)审查方法不同

 

资格预审是合格制或有限数量制,资格后审是合格制。

 

(五)适用范围不同

 

资格预审适用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或潜在投标人数量多的招标项目;资格后审适用于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具有通用性、标准化的招标项目。

 

(六)优势和缺点不同

 

资格预审可以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量、缩短评标时间、减少评审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评标质量。资格后审可以避免招标与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工作环节和费用、缩短招标投标过程,有利于增强投标的竞争性。

 

资格预审会延长招标投标的过程,增加招标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费用;资格后审在投标人过多时会增加社会成本和评标工作量。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