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政府采购方式及程序

来源 2022-05-17 09:35:51

政府采购方式指政府为实现采购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我国的政府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确立政府采购方式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首先需要根据采购项目的性质、特点及各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一般来看,招标采购是最为重要的采购方式,在各国政府采购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许多采购项目通过招标来完成,但特殊性质的项目需要运用其他适宜的方式进行采购,才能使采购经济、有效。所以,必须对各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及其采购程序和相应管理进行详细、准确地规定,以提高各种采购方式的可操作性,促进政府采购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特殊实现手段

 

1、协议供货(定点采购);

2、网上采购;

3、采购卡。

 

 

 

弊端

 

(一)采购成本高

 

在传统的政府采购活动中,由于采用人工以及电话、传真等联系方式,通信、差旅等费用居高不下。受条件限制,供应商选择范围很小,不能进行充分的价格比较。还由于政府采购中采购目录的调整十分频繁,采购部门为保证采购物资及时到位常常不考虑采购成本问题。

 

(二)采购效率低

 

在传统的政府采购方式下,采购单位要申请填写各种表格,逐级盖章审批,时间长,手续极为烦琐;对于政府采购中心来说,通过报刊等渠道发布采购公告,组织会议,邀请专家评审,组织接待等,不但耗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对于投标供应商来说,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集中固定地获取招标信息的地方,为参与招标必须多次往返,花费大量的差旅费用不说,还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同时,采购活动中的大量纸质凭证还可能因某一单据的错误或遗漏而影响整个采购工作的进行。

 

(三)采购信息缺乏沟通与共享

 

传统的政府采购活动由于缺乏实时、动态、双向交互的信息沟通手段,使政府采购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沟通与共享。由于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所关心的角度不同,导致采购信息在政府不同部门不能得到及时顺畅的流转,影响采购过程的正常进行,有时还会产生采购物资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可能耽误政府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采购范围受地域限制

 

在传统的采购业务中,采购部门选择供应商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甚至一些政府采购部门人为地设置障碍以排斥外部新的、更的供应商的进入,这样必然会造成采购物资的“质次价高”,不能很好地体现政府采购所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物有所值”的原则。

 

(五)采购环节监控困难

 

在传统的政府采购方式下,政府采购环节一直是腐败行为的“重灾区”,如采购中的回扣现象、“黑幕交易”、“暗箱操作”等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传统采购交易的不规范,不按正常的程序采购、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等情况经常出现;另一方面是由于采购过程的不透明,为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六)采购招标往往流于形式

 

传统的采购招标过程中,真正达到招标目的的采购活动并不多见,不少流于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受到地域、供应商资料等条件限制,不能使真正有实力和占优势的供应商参与竞标;二是招标只限于对各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较,却没有竞价的过程,中标者所提供的报价都或多或少有所保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采购成本。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