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建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案例,全景数据分析崭露头角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3-09-17 12:17:52

https://jian-housekeeper.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bannerImage/65059.jpg

建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案例,全景数据分析崭露头角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开始逐渐加入物联网的大家族,建筑物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建筑设计和管理范式,成为新时代建筑业的重要趋势。随着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建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也呼之欲出。本文将分享建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案例,给读者们全面介绍建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所带来的益处。

I. 智能供水系统搭建-远程监测及调控

智能供水系统搭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然而在万科物联网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的推出下,传统水务行业也开始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该平台的数据源主要来源于水质传感器和智能水表,通过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实现了水量监控、水质分析、管网监测等功能,为水务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II. 建筑物流调度-精准时空掌握

北京十八盘建筑物流大数据平台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全链路物流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原材料采购、流程调度、运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通过建筑物流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平台能够实现对物流环节的实时监测和管控,提升了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提高了建筑物流的效率。

III. 建筑园区管理-智慧感知、统一管控

无锡市云鼎万达大数据智慧工业园区是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园区内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平台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测、环境的实时感知、故障的及时预警,以及各类数据的统一采集和处理。这种基于电子标签、RFID等技术的无纸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北京市建筑垃圾:减量与利用,全景数据分析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工程中的废弃物和废旧材料等。在北京,每年由于建筑活动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非常大,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下面为您展示一个全局的数据分析。

垃圾产生前景分析

伴随着北京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建筑工地规模的扩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统计, 2017年北京地区的建筑垃圾总量为1092.12万吨,其中砖石混凝土等固体建筑垃圾占到了75.7%。

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近来北京市的处理方式多样,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法。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共填埋建筑垃圾356.6万吨,占建筑垃圾总量的32.6%, 焚烧建筑垃圾为290.4万吨,占26.6%。同时还有再生利用建筑垃圾和转运处理的方式。在这些方法中,填埋属于传统方法,烧掉建筑垃圾散发出的 harmful 过程是带来的有害环境污染,利用建筑垃圾可以避免大量资源的浪费。

垃圾减量与再生利用

减量是预防建筑垃圾以及在生产过程、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环保措施。再生利用则主要是通过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对其中有价值的物料进行回收利用。例如,2018年北京市建筑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工程已经启动,在处理解决垃圾问题的同时还能发挥很好的环保效果,进一步减轻环境污染。

总体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量肯定会随之增加。如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量与再生规划将成为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向。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