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外部风险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3-10-31 17:07:46

https://jian-housekeeper.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bannerImage/70337.jpg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给PPP项目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参与到PPP项目中,以接受政府委托完成公共服务的建设和运营。然而,在PPP项目中,建筑企业同样需要承担外部风险。下面就一块儿来看看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时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问题。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中最基本的外部风险之一,它通常指政策变动可能导致合作关系改变,从而对建筑企业的盈利和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PPP项目的政策支持程度以及政府的承诺等内容。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关注政策调控,比如项目进度、管理成本、融资模式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中最为直接也是最不可控的外部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供需失衡、市场波动以及竞争压力等问题。

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之前,需要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得出精准的市场预测,以便制定合理的战略和风控措施。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关注市场的竞争态势,特别是其他参与PPP项目的企业,了解各方的市场优势和战略,以制定更具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中最为具体的外部风险,它包括技术创新不足、技术难度过大和技术不稳定等问题。

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之前,需要对技术指标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技术方案。此外,建筑企业还应注重技术储备,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中最为特殊的外部风险,它包括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问题。

建筑企业在参与PPP项目之前,需要对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在PPP项目中,建筑企业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在参与PPP项目时,建筑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外部风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风险控制方法,以保证企业在PPP项目中的顺利运作和稳定发展。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作为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在参与PPP项目时,建筑企业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以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建筑企业针对PPP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应对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而言,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识别

建筑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识别,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和提前应对。

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

  • 制定风险清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梳理和分类;
  • 开会讨论,收集和汇总各方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 借鉴历史案例,学习和总结类似项目的经验教训。

风险评估

建筑企业需要对预测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优先级,以便进行分析和应对。

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

  • 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量化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 团队讨论,确定各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优先级;
  • 基于历史案例和专家意见,评估各类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

建筑企业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应对,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 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可能性,如加强安全措施、改善流程、选取可靠合作方;
  • 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影响程度,如备用方案、多重保障、协调各方沟通。

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控制,进行监测和反馈,及时修正和调整应对措施。

风险控制的方法包括:

  • 建立监测机制,跟踪风险出现情况和应对效果;
  • 定期反馈和沟通,提出调整建议和优化意见;
  •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更新风险管理方法。

注意事项

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建筑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风险管理需要有专业人员或团队支持,进行专业的预测、评估和应对;
  • 建筑企业需要与PPP项目其他方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应对风险;
  • 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合同和规定执行,遵守相关法律和制度。

风险管理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必要过程,只有做好风险管理,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建筑企业需要重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力,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投资回报率。

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弊端

PPP 是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的缩写,意为公共私人合作伙伴关系。PPP 项目指的是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事业或项目,由政府、社会资本和私营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实现共赢的经济模式。

建筑企业参与 PPP 项目的优点

PPP 项目以政府为主导,具有稳定的政策和项目需求,建筑企业参与其中有以下优点:

  • 稳定市场需求:PPP 项目以公共领域为主,市场需求稳定、长期;
  • 政府支持:PPP 项目是政府推行的重点项目,有政府资金、土地、政策等多方面支持;
  • 高经济回报:PPP 项目多以收费模式运营,有高额的经济回报;
  •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PPP 项目中,建筑企业可以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多元化的股东共同出资。股权结构明确,风险控制分散。

建筑企业参与 PPP 项目的弊端

建筑企业参与 PPP 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挑战性。

漫长的谈判和合同签署周期

PPP 项目的合作模式复杂,需包括投资协议、合同文本、财务模型等多个层面上合作协议的签署。

这个过程较为漫长耗时,不少项目合作已进入初谈阶段,实际动工却迟迟未能开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技术难度、市场变化等原因,很多项目需要调整方案或合同,导致项目建设周期与成本不断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项目风险可能加大

PPP 项目具有亏损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参与建设项目的风险较高。

政策、环境、技术、市场等因素都极容易造成项目风险。

例如,政策的调整可能会使原本盈利的项目变成亏损。又如,PPP 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也会给整个项目带来巨大风险。

盈利模式难以立足,实际盈利没有预期那么高

PPP 项目的盈利大都基于基础设施的收费或运营服务的出租等方式创造,难以像传统商业模式那样盈利收入短期迅速扩大。

实际上,PPP 项目的盈利周期相对较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建设建成后,资产收益的创造周期需要5-8年来完成,一旦出现不利因素,甚至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创造出可观的收益。

PPP 项目具有复杂性和风险,建筑企业参与其中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管理、市场能力与经验。投资者需要吸取过往经验教训,积极寻求政府专业机构的支持与保障,并非常注重合作企业的伙伴背景和实力,以共同承担 PPP 项目的风险,实现建筑企业和政府,乃至社会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