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建筑企业质量制度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3-11-24 14:25:51

https://jian-housekeeper.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bannerImage/76919.jpg

建筑是一个高风险、高要求的行业,人们对建筑质量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对于企业而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从而确保建筑质量。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而这一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制度的内容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 质量目标的制定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质量责任的分配
  • 质量控制与改进
  • 培训与学习

质量目标的制定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质量管理,需要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质量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其次是针对市场需要、客户要求、企业文化等方面考虑质量目标,最后进行总结制定质量目标。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此体系应涵盖以下内容:

  • 质量组织管理体系
  • 设计管理体系
  • 合同与变更管理体系
  • 施工管理体系
  • 材料与设备管理体系
  • 检测与试验管理体系
  • 质量评估管理体系

质量责任的分配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建筑企业需要明确质量责任制度,并将之在内部通告,如此方可建立起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的完整性、标准化和可追溯性。

质量控制与改进

建筑企业要实现质量控制与改进,需要在前期做好技术方案、合同管理等。在施工时,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监督和检测,发现问题即时纠正。将施工现场作为技术服务培训的重要场所,做好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技术水平。

培训与学习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质量目标,需要一支出色的、有技术、有素养的队伍。建筑企业应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员工育才工程。公司应及时组织员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拓宽全体员工的视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扩展阅读:建筑企业在质量意识建设中必须要掌握的几个要点-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化

建筑企业在质量意识建设中必须要掌握的几个要点包括树立质量意识的理论基础,领导机关的示范和带领,组织架构的优化,员工的自理、自强和自我修养。特别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化,建立各类质量标准、检查、填报的数据库和系统,在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质量安全。

建筑企业分包制度——优化管理、保障质量

建筑企业光靠自己难以完成所有的工程项目,因此需要通过分包的方式将工作内容分配给不同的承包方。分包制度的实施可以优化企业管理,保障工程质量。

建筑企业在分包时可以考虑各承包方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将对口的工作分配给合适承包方,提高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

分包制度能使不同的承包方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提升项目工程质量,从而关注顾客体验,打造品牌口碑。

分包制度有利于风险分散和项目进度管控,当某个承包方出现问题时,项目依然可以开展。

建筑企业分包制度下管理的实践方法

建筑企业在实施分包制度时,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以下是一些管理实践方法:

『1』、 打造正式合同:明确双方职责、权利、义务和权益,有利于后期纠纷处理。

『2』、 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建立项目统一管理平台,借助云平台、移动端等技术手段,可有效跟踪和管理整个项目进展。

『3』、 设立监理部门:由专业人员担任,负责现场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对于每个承包方的工作进行质量把控及过程监督。

建筑企业分包制度下的质量保障

建筑企业一般会在项目招标书中明确要求承包方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承担对项目质量负责。同时,企业也需要采取几种方式来保障工程质量:

『1』、 进行上下游供应链质量管理:与承包方准确对接,保证关联质量要求得到满足。同时,企业应进行自我管理,对分包出去的流程进行过程化管控。

『2』、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从源头到终端进行质量追溯和溯源。

『3』、 进行外部审核和第三方评估:可采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工程质量、安全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