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广东中山:“快、精、新、细”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3-12-08 13:19:16

“一区一策”唤醒老旧小区新活力,破解电梯加装“堵点、难点”推进管理“精细化”,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广东中山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民生实事暖人心”主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快”审批,“精”准改造,创“新”模式,“细”化管理,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群众至上、政府担当的“中山模式”。

目前,中山市纳入2023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的小区共190个,预计能带动总投资达16.6亿元。

在“快”上谋突破

中山坚持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制定配套文件,强化服务,确保工作依法依规、有力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可研批复、规划报建、规划验收、施工图审图等程序按规定予以减免或实施承诺制,解决掣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的审批繁琐环节,加快促进项目落地开工。中山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行政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9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内,审批时限优于周边城市,在省内位居前列。另外还出台《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施细则》,免除规划许可、规划验收等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优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审批事项和环节,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在“精”上出成效

深挖地区底蕴文化,将本土文化与现代理念有机融合,打造“中山样本”老旧小区改造。充分保护中山历史文化,保留历史街区街巷肌理,贯彻“一区一策”思路,打造各具特色的老旧小区。石岐街道结合历史街区、香山古城、华侨文化等独特的“老石岐”风情,用“绣花针”功夫细凿从善坊等中西合璧的建筑及建筑群组和传统的街巷风貌的改造。西区街道结合改革开放在西区的印记脉络,创新数字化赋能的社区管理。东区街道在改造中充分考虑养老需求,将“老人宜居”理念贯穿于项目设计、施工、维护全过程,让“养老”变“享老”。

中山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创文工作相融合,从源头治理“三线”杂乱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行“科学性、经济性、兼容性、可扩充性”的“新四网合一”整治方案,最终实现楼栋无“蜘蛛网”,楼与楼之间无“飞线”,进一步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在“新”上做文章

中山市推出创新加梯惠民举措,破解加梯中效率、质量、规模等参差不齐的难题,“梯”升居民幸福指数。一是坚决贯彻民法典精神,依法破解“一票否决”制。二是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免除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和不动产登记,免征收增容地价、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其他费用,大大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三是制定加装电梯通用图集,提供不同加装类型、模式典型案例,方便群众自主参考选择。四是创新引入本地国企参与电梯加装全过程服务。目前市城建集团已在东区街道、西区街道、三乡镇和坦洲镇建立加梯服务试点。由国企直接全程“一条龙”参与加梯工作在省内走在了创新、担当的队伍前列。

在“细”上创亮点

中山还为老旧小区引入智慧停车、智慧安防等智能化设备打造智慧小区,实现无人化管理,减员增效,节约管理成本。探索不同物业管理模式,其中推行“EPC+O”模式57个,优化已有物业管理54个,街道国企承接及社区兜底业主自治79个,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6个,“DBIO”数字运营模式试点街道1个,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从“物质空间提升”转变为“社区综合治理”,充分挖掘整合老旧小区低效闲置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实现成套成片改造提升和经营管理。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山将围绕惠民保障政策、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原文地址:http://zfcxjst.gd.gov.cn/xwzx/gdzw/content/post_4296659.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