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重点城建项目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新闻发布会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3-12-20 15:21:41

12月19日上午,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介绍济宁市加快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刘春光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杜中典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市政园林建设中心主任

陈运动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黄广灿 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春光: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导向,围绕都市区一体化建设工作主线,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城建项目,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城市韧性活力,全面打造精致宜居、人文魅力的品质城市。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都市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都市区骨架路网,加快都市区板块融合、枢纽联接。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项目提前一个月建成通车,构建了主城区连接鲁南高铁的交通主动脉,串联起高铁新城、济北新区、老城区三大板块;杨柳互通立交项目桥梁主体工程按期完工,地面道路提前21天通车,实现主城区与大安机场、颜店新城、日兰高速的快速连接;蔡庄互通立交正在加快建设,海川路北延上跨新兖铁路立交桥完成转体,全力加速高架、高速、高铁、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促进都市区各板块组团融合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紧抓济宁市被纳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机遇,编制《济宁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配套土地、财政支持政策,规范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核程序,建立规范有序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印发实施《济宁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管控导则(试行)》,统筹加强城市色彩、建筑高度、建筑立面设计管控。科学划分片区范围和实施时序,将第一粮库(麷街)、运河记忆、洸河印象等16个片区纳入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计划,明确更新方式、进度安排、资金来源等内容,实行整体设计、一体打造,优化结构布局、保护历史文化、彰显风貌特色、提升内涵品质,科学、有序组织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确保干一片、活一片、带动一片。其中,第一粮库(麷街)项目已完工运营,9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三是着力补齐设施短板,打造智慧韧性宜居城市。围绕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今年以来新增海绵城市面积28.69平方公里,对43.1公里道路、672个建筑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全市城市建成区实现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建成车站西路排水能力扩容项目,对主城区1800公里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清淤检测,建设了集实时监测、精准预警、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排水设施运营系统和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围绕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打通中心城区铁东一路、思贤路等14条断头路,新增公共停车场15个,新建停车泊位2170个,新增各类充电桩1.4万余个;建设三级停车引导系统示范片区,新接入智慧停车运营平台2.05万个停车泊位,智慧停车场覆盖率达到52.6%,实现城市建设成果全民共享,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为济宁市“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贡献住建力量。

中国山东网:

今年济宁市重点开展了主城区排水设施清淤检测工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市政园林建设中心主任 杜中典:

2023年,济宁市启动实施了主城区排水设施清淤检测及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工作,补齐主城区排水设施欠账、提升运维水平,实现排水系统一盘棋和“一网统管”。

一是高点定位,科学实施。从全国范围内筛选专业素质过硬、攻坚能力强的作业班组,派驻业务骨干30余名,组织业内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综合采用雷达探测仪、金属探测仪等科技手段,与图纸比对、走访调查相结合,克服地下管线复杂、产权多次变更、暗井摸排难度大、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困难,累计完成管网测绘1800公里,清淤检测1450公里,解决了主城区排水管网一大批老大难问题,有力清除了管道长年淤积、施工残墙残渣、管网破损、地下水渗入等问题,实现了积水点周边管线畅通,主城区积水情况显著改善。一年内完成1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网清淤检测,这在国内也尚属首次。

二是高效管理,智慧运维。针对济宁主城区范围内存量的市政雨水、污水管网,在开展彻底导水清淤的基础上,通过机器人闭路电视、潜望镜、声呐等手段,进行准确的、可视的、高质量的“肠镜”检查,采集形成管径、高程、材质、流向等参数并归档。依托检查数据成果,建立信息数据库和排水管网GIS系统,具备管线空间断面分析、排水流向分析、排口溯源分析、检测数据管理等功能,实现排水管网“一张图”动态管理。推进防汛设施全覆盖,通过AI识别算法,利用天网摄像头实现道路积水监测、井盖位移等自动预警。建立淹没预警系统,在汛前汛中通过水力模型,提前预测易积水区域和风险点位,为城市防汛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强化保障,一网统管。依托排水信息平台,对主城区排水设施统一进行运维管理,利用平台系统功能,开展周期性的检测维护,推动管网数据不断完善更新,彻底打通市与区、区与区之间的管理壁垒,建立排水系统长效、动态、智慧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排水系统“一网统管”。

济宁晚报:

我们了解到,国家和省对城市更新行动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请问下一步济宁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城市更新进一步开展?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运动: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推动城市更新工作。

一是突出单元统筹引导。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以济宁市“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要求为导向,以解决滨水生态优势尚未显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不均、历史底蕴优势有待发挥等问题为目的,以老旧小区、老旧市场、老旧厂房等城市更新资源为基础,建立城市更新方法体系,探索研究城市更新统筹“片区化”与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化”相结合的更新方式,充分整合零散土地资源,统筹连片城市更新项目有序实施,形成“规划指导策划、策划转换行动、行动推进项目”的城市更新实施框架和“市级统筹、县市区实施”的工作模式。

二是突出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探索政策创新,以规划管理、项目推进、政策法规、行政决策、资金监管五大体系搭建工作组织框架,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有力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制定土地、规划、财政、行政审批、金融等政策措施,努力争取要素保障,开拓融资渠道。吸引房地产业、建筑业、设计咨询业以及平台公司等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通过市县、政企、项目联动,推动“资金、资产、资源”要素统筹。

三是科学管控实施节奏。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方式,聚焦“满足市民期盼、促进产业转型、突出示范引领、近期能见实效”筛选原则,加强项目谋划,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更新行动“一张图、一张表”,保障城市更新项目有序开展。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全面引导市民群众参与、支持城市更新工作。

四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模式与长效管理机制,对已批复的城市更新片区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排名”,适时开展现场动态检查考评,随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了解推进问题。同时,加强对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资金拨付的监督检查,通过“部门联动、协议监管、现场巡查、及时督促”的方式,规范城市更新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到位、项目规范建设。

济宁新闻网: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济宁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管控导则(试行)》已经出台,能否介绍一下导则具体内容和应用情况?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运动: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济宁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结合济宁市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济宁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管控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用于指导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优化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控制。《导则》要求,城市建设应当充分考虑营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通过相邻街坊及街坊内部的高度设计,形成“成组成团、疏密有致、丰富有序”的城市天际线景观。

二是实施街道空间与建筑界面控制。《导则》规定,位于主要道路转角处作为道路对景的建筑组群,要在满足通透率基础上进行视廊视线分析,综合利用色彩分区、造型差异等手法,突出主从关系,避免同质化、拥堵的视觉感受。

三是合理搭配建筑色彩。根据相关色彩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合理确定单体色彩协调搭配,降低明度、饱和度的对比,避免单体立面色彩对比强烈或整体色彩浓重,禁止大面积使用明度过高的颜色或对比色,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是引导建筑形态。《导则》规定,新建建筑以现代简洁风格为主,不采用古典欧式建筑、仿古建筑,避免过多建筑符号的堆砌和繁琐的立面装饰。

 

原文地址:http://jnszjj.jining.gov.cn/art/2023/12/19/art_7604_2705604.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