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开征求《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意见建议的公告

建管家 建工头条 来源 2023-12-28 14:08:19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起草了《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如有意见建议,请于2023年12月29日前实名将修改意见建议反馈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系人:王颖;联系电话:0825-2311629,邮箱:327742936@qq.com。

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12月26日  

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城市能级全面提升,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为战略牵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拧紧思想发条、凝聚工作合力,以问题为导向,以政策为遵循,以项目为抓手,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工作重点、难点、亮点,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推动城市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基本建成“三中心一枢纽”,实现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

二、主要目标

实施城市空间能级提升、生态宜居能级提升、居住保障能级提升、交通畅达能级提升、安全韧性能级提升、城市治理能级提升“六大攻坚行动”,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弱项,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两带六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全面建成“生态公园名城”,打造有影响力的“西部水都”;基本形成“南北干道贯通+东西路网串联+微循环”的密路网结构;基本完成主城区建成区内2000年12月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和现有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老旧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基本消除城市内涝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8%、95%、25%以上;城市医疗、教育、产业等短板进一步补齐,城市能级加快实现全面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实施城市空间能级提升攻坚

1.科学绘制国土空间规划蓝图。高质量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构建“一核三片、三带五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市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两带六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规定的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统筹推动市中心城区南强片区、河东二期、仁里片区、遂宁高新区船山园区、遂宁高新区直管区等片区详细规划编制(修编)工作,有序实现市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全覆盖,为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提供法定依据。深度挖掘沿涪江“一江两岸”空间,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提升遂宁生态宜居价值。

牵头领导:江  彬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局、船山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逗号前为牵头部门,下同;以下各项任务均涉及船山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不再单独列出)

2.有效引导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持续推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转换应用,形成《遂宁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使用指南手册》,引导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切实加强对沿涪江“一江两岸”、城市门户地区和城市重要道路、视线廊道的设计方案审查,推动传统产业园区风貌形象向产城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风貌形象转变,全面提升城市通透性和丰富界面建筑形态。有序开展南强核心片区、高新核心区、经开玉龙路片区等重要城市设计研究,推动城市高品质规划建设。对老城区、高铁片区、南强核心片区、永盛湖片区、舒家河—鹭栖湖片区、一湖四岛片区等中心城区重点风貌控制区域,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性的建筑及景观风貌,强化山水廊道通透和可达性,彰显“山、水、岛、城、廊”相融的城市空间形态。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林业局

(二)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实施生态宜居能级提升攻坚

3.精心筑美“生态公园名城”。加快绿地提质补短,结合“5分钟生活圈”半径,从“全龄服务”和关爱儿童“1米高度看城市”的角度,增强城市公园服务功能,新(改)建“口袋公园”18个,着力解决老城区、南强片区、遂宁高新区绿地分布不均问题,推进锦华记忆公园等城市公园及鹭栖湖等体育公园建设,完善均质公园覆盖体系,加快推进市河东新区至金桥段滨江绿道建设,不断补齐建成区水都绿道断点、堵点。推进国家园林城市迎复查,加快推进《遂宁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修编)《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对标《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确保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核心指标全面达标。实施公园业态提升,充分利用市主城区的自然山水风貌格局,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等模式,丰富城市商业业态,提升城市颜值、品质,建设宜居“生态公园名城”。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应急局、市经济合作局、市林业局

4. 聚力打造“养心文旅名城”。统筹推进文化补短板、城市文化气质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效整合城区旅游资源,提升广德、灵泉、圣莲岛、龙凤古镇、观音湖等景区观赏性、体验性,积极探索培育研学旅行、体育旅游、滨水休闲等新业态,推进景区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立足遂宁巴蜀文化融合地特色,设计具有巴蜀融合文化特色的通用标识、LOGO、元素等,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景打造,增强遂宁城市的辨识度、沉浸感,打造遂宁独特品味,区别于四川其他地方的城市风格,不断提升遂宁旅游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牵头领导:岳建光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

5.高效建设“西部水都”。统筹生态水都、文态水都、业态水都、形态水都“四态合一”建设,加快推进唐家渡电航工程蓄水,全速开展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实施城市河道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河东二期河湖联通项目,持续打造“一桥一景”桥梁博物馆,全力创建观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圣平岛、圣莲岛、圣鹭岛“三岛”和沿涪江“一江两岸”景观打造和业态植入,持续开展永盛湖水上音乐节等活动,积极培育水上娱乐运动及亲水经济业态,进一步夯实“一核、两廊、三轴、四区”的西部水都发展格局,市主城区水域面积倍增,达到35平方公里。

牵头领导:雷  云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体育局

6.创新推出高品质宜居项目。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周边配套成熟、容积率指标适中的地块作为高品质宜居项目开发使用,在土地出让时出具地块规划条件中明确控制性规划指标要求,加强设计方案审查,鼓励向市场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居住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分阶段实施“第六立面”打造,2023年至2025年期间,主城区新出让居住用地中,实施“第六立面”工程的项目比例分别超过10%、40%和80%,不断提高新建居住小区品质。

牵头市领导:江  彬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7.加快建成区域医学医疗中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市主城区独立设置妇幼保健院,增创三甲综合医院、三甲疾控机构各1家,争创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0个省级重点专科;本市患者市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每年服务市外周边区域患者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完善疾病控制网络,建立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牵头领导:吴新春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8.提速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加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一园两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双高”创建,全力支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大力推动遂宁职业学院、遂宁能源职业学院、遂宁工程职业学院加快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整合推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深度融合,高质高效推进职业院校建设,积极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

牵头领导:张智勇

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实施居住保障能级提升攻坚

9.有序开展危旧房屋更新改造。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居民自主、市场运作、试点先行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各项资源,在项目包装、土地、容积率、金融、公积金使用等方面给予积极政策支持,分步推动主城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采取原址重建、异地置换、作价收购、保全权利过渡、发放房票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点考虑C、D级危房解危整治,试点启动船山区陶家园片区、遂宁经开区德利花牌坊等4个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到2025年12月,力争市主城区符合改造条件的危旧房全面启动改造。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10. 全力攻坚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坚持“一区一策”,对标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扎实抓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3个重点,到2024年12月,打造船山区盐关街64号、城河北街41号、遂宁高新区金梅小区等10个市级示范小区,到2025年12月,市主城区累计打造20个市级示范小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更新亮点和名片,2023-2025年市主城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5个、5.17万户。攻坚化解经开区吴家湾棚户区和河东新区马田棚户区改造风险项目,推动在建棚户区项目建设,对新增棚户区改造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安置房,以货币化安置形式推进,力争到2024年,棚改风险项目全面化解,到2025年,在建棚改项目基本完成收尾。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办公室

11.奋力推进“第五立面”综合改造。推进“第五立面”综合改造。持续完善政策、技术、资金、群众动员等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方案审查把关,因“顶”制宜科学实施建筑屋顶净化、序化、绿化、美化、坡化“五化”综合改造,分区分级分类打造空中菜园、空中餐厅、空中办公区等不同体验业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稳妥有序推进年度改造项目,2023年完成改造面积74.56万平方米,2024年完成改造面积27.83万平方米,2025年完成改造面积30.94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和群众居住品质。

牵头领导:岳建光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气象局、市热线中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2.持续实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持续完善政策、资金支持,优化增设流程,严格增设过程监管,探索创新运营模式,丰富电梯宣传方式,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工作督导,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高电梯增设效率。坚持摸底调查,强化项目储备,稳妥有序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工作,2023年完成增设任务85部,主城区2024年增设电梯20部、2025年增设电梯20部。形成政策体系完整、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格局,让电梯直达的不仅是居民家中,更“一键直达”到群众心中。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加快促进外联内畅,实施交通畅达能级提升攻坚

13.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完成《遂宁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遂宁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等交通相关规划编制,合理布局与市主城区带状发展结构相适应的内部交通结构,解决跨江交通瓶颈问题,完善南北骨架通道,形成“南北干道贯通+东西路网串联+微循环”的密路网结构,改善出行环境。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4.畅通城市对外通道。加快建设成南高速扩容项目,冲刺开工建设遂渝高速扩容、南遂潼高速,加快构建“1环9射2纵”高速路网,打造遂宁至成渝双城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圈。加快建设涪江六桥、黄连沱渡改桥,加快推进实施S207船山区松林至解放段改建工程,推动城乡交通初步形成“四环十一射”的市域干线网,实现公路网络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实现毗邻县际间40分钟通达。

牵头领导:吴新春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5.推进市主城区缓堵保畅。构建市主城区“三环八纵六横”骨架路网体系,畅通内部交通,形成系统性的路网布局,支撑重点建设片区发展,初步形成“干支相连、等级匹配、接入顺畅”的路网系统,打通城市“断头路”、拓宽城市瓶颈路,在重要节点路口实施立交化和渠化改造,同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有效缓解高峰时段部分节点和路段出行拥堵现状。结合《遂宁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建设导则(试行)》要求,针对门户道路、主次干道、城市支路等不同类别,每年分类确定1—2条道路打造试点示范,认真研究城市道路建设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式,高品质完成试点示范道路建设,打造全国、全省城市道路建设标杆。

牵头领导:邓  云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遂宁发展集团

16. 提升智慧交通设施。统筹处理好生产和生活、车流与人流、快速与慢速的关系,合理设置红绿灯、视频监控等设施;加快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对交通信号灯、电警抓拍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设施设备进行清理、编目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登记备案,采取远端疏导分流、停车诱导等方式,缓解重点路段、路口的交通拥堵现象。

牵头领导:杨  林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17.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在商业聚集区域周边道路合理设置停车泊位,满足市民夜间临时停车需求,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加快在既有停车场增设新能源充电设施;取消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城市公园、广场、绿地、人行道、车行道的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在合理时段、合理区域设置限时长、限时段停车位,并以不同标识与一般车位进行区分,明确可停放时间。清除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隔离栏、隔离墩、隔离桩等隔离设施。

牵头领导:杨  林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五)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实施安全韧性能级提升攻坚

18.开展燃气管道设施老化更新改造。发挥政府、专业经营单位和第三方评估检测机构作用,全面摸清城市燃气等管道设施种类、权属、构成、规模、位置关系、运行安全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普查台账,科学制定更新改造方案和项目计划。重点对全部灰口铸铁管道;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球墨铸铁管道;运行年限满20年经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钢质管道、聚乙烯(PE)管道;运行年限不足20年,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无法通过落实管控措施保障安全的钢质管道、聚乙烯(PE)管道、存在被建构筑物占压等风险的管道改造;同步开展居民用户的橡胶软管改造和安全装置加装。到2025年12月前,市主城区累计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不少于750公里。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

19.推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统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内涝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中的管网改造任务,重点对平口混凝土、无钢筋的素混凝土排水管道,存在混错接等问题的排水管道,运行年限满50年的其他管道进行改造。原则上应执行雨、污分流制,现有老城(镇)区、老小区、工业企业和单位内部仍采用合流制的老旧排水管网,应根据排水规划,逐年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区域,综合采取截流、储存调蓄、分散处理等措施,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到2025年12月前,市主城区累计完成排水管道改造不少于90公里。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20.增强城市排水防涝韧性。着力推动主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对城河巷、燕山街、北河街、仁里片区等区域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经开区南北片区污水管网片区改造,加强混接错接、老旧破损等排水设施问题整治。彻底完成主城区8个易涝点整治,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加强内涝治理平台建设,在市主城区内重要节点安装监控、监测设备,为城市内涝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局、市气象局

21.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全面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运行管理水平,加快遂宁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厂站空间,实施“光伏+”升级改造项目,结合现有工艺及场地布局,积极探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落实《遂宁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持续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8%、95%、25%以上。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22.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全速推进渠河饮用水源取水口北移配套工程,有序实现市主城区7个自来水厂及润生自来水厂水源切换,充分释放凤台水厂制水产能;加快实施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力争“十四五”期间改造里程达到360公里;着力提升二次供水设施运行水平,引导产权单位因地制宜实施加压泵、水箱等设备功能整治完善,鼓励委托专业运营团队维护管理,全环节优化稳定安全用水体验。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23.创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示范片区。以成建制的街道、社区为一个社区单元,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位、完成设施设备的达标建设、形成完整体系,创建示范片区。2023年12月底前,市主城区各辖区以街道为片区单元,分别整建制完成至少1个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示范片区建设。市直机关、市属单位全部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达标点位建设。到2024年12月,市主城区总计至少7个街道、44个社区整体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示范片区。

牵头领导:张  韬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六)创新治理举措方法,实施城市治理能级提升攻坚

24.构建新型城市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积极赋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全面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推动数字城市和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CIM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以及政务服务、公共卫生、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应用,开通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接入端口。

牵头领导:景  临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5.补齐居住小区治理短板。以2067个“自管小区”“三无小区”为治理补短对象,坚持分类施策、一区一策,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老化、党建基础薄弱、业主自治意识差、治安隐患突出、矛盾纠纷多发等问题。到2025年高标准实现有业主自治组织、有安全防护设施、有基本物业服务、有干净整洁环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良好小区风气等“六有”目标,有效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补齐小区停车、充电、安防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社区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管理,对设备故障、消防隐患、高空抛物等进行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对出入社区车辆、人员进行精准分析和智能管控,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牵头领导:景  临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26.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进一步发挥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参与社区环境建设,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党建引领机制完善、业主自治组织运行规范、物业管理规范高效、部门执法和专项服务到位的标准,选树一批环境美、设施齐、制度全、服务优的“美好家园”小区和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探索推行“信托制”物业服务,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居民参与、企业服务的物业管理新格局,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牵头领导:景  临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27. 治理市容环境“四乱”。开展违法建设乱象治理,依法拆除群众反映强烈、存在安全隐患、阻碍城市建设发展、严重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风貌的存量违建。开展占道施工乱象治理,重点对占道许可、施工围挡、道路修复、施工告示等情况进行监督,切实解决无证开挖、围挡不规范、围大建小、围而不建、围而慢建、不按原标准恢复等问题。开展户外广告店招乱象治理,开发建设店招店牌智慧监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店招店牌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工作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城市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超过设置期限、违规设置的店招店牌和大型户外广告进行整治拆除。开展环境卫生乱象治理,实施卫生死角大排查、城市家具大清洗、城乡结合部大整治、背街小巷大提升,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城市。

牵头领导:景  临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四、组织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履职尽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推动,密切跟踪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注重项目谋划,补齐短板弱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打开思维,以国家政策导向为指引,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精准筹划储备项目,加强向上汇报对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三)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会商调度。建立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在土地、融资、能耗等方面应保尽保、能供快供。建立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机制,定期策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定期协调调度机制,严格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强化督查考核,切实跟踪问效。常态化开展督查督导,逗硬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强化督查督办,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问效问责,确保各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推动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附件:1.遂宁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领导

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

2.遂宁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任

务清单

3.遂宁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项

目清单

4.遂宁市主城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三年实施方案

5.遂宁市主城区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十二

条政策措施

附件1

遂宁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分工

为进一步高质高效推进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决定成立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李  江  市委书记

刘会英  市委副书记、市长

执行副组长:景  临  市委副书记、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

党委书记

江  彬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岳建光 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直机关工委书

吴新春 副市长

杨 林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张 韬 副市长

张智勇 副市长

雷 云 市政协副主席

邓  云  市政协副主席

成     员:高敬东 市委副秘书长、绩效办主任

肖 霞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江 平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  松  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陈麒巍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赵维强  市民政局局长

温勉光  市司法局局长

李拥军 市财政局局长

李 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淼 霖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邓 勇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韩 麟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皮国平  市水利局局长

杨  东  市商务局局长

魏  毅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

潘  昀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宋建军 市应急局局长

陈 学 市国资委主任

胥晓兵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黄海果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局长

干  莹  市税务局局长

陈绍坤 船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熊 杰 遂宁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张 宽 市河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唐 统 遂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一)统筹部署全市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审定工作规划、年度计划、考核办法、配套制度。

(二)研究解决推进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组织相关单位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

(四)对各辖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进行调研督导,实行目标考核、监督问效。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对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统筹协调、沟通处理各成员单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意见,重要问题及时汇总上报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承办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工作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

(四)组织相关部门对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进行督查考核。

(五)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一)市委绩效办: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督查考核。

(二)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项目清单化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一体化,提高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率。

(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城市产业发展布局;组织电力设施建设改造工作。

(四)市教育体育局:负责推动教育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支持现有高校办强升级,争取更多高校落户遂宁,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加快形成“10分钟教育服务圈”和“15分钟健身圈”。

(五)市公安局:负责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路面通行秩序,协助推进“智慧交管”建设,配合监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协助做好占道开挖监管。

(六)市民政局:负责组织落实低保户、特困户等困难群体危房改造补助。

(七)市司法局:负责对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涉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或备案。

(八)市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推动市主城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对船山区、市直园区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全面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组织编制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做好项目用地审核报批工作,促进集约高效用地;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牵头推进主要高速出入口片区改造,加强对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城市廊道、建筑布局、景观环境等管控。

(十)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按规定审批或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指导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十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牵头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做好业务指导和建设期间的协调工作;牵头推进“生态公园名城”“西部水都”建设;牵头做好危旧房屋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研究推进城区“外联内畅”交通道路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市政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十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实施交通能级提升大会战,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完善城市交通运行体系。

(十三)市水利局:负责牵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规范运行管理,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好“西部水都”。

(十四)市商务局:负责牵头协调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

(十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牵头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促进文旅康体产业融合,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形象。

(十六)市卫生健康委:负责推进区域医学医疗中心建设,统筹、指导做好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等相关工作,补齐医疗资源短板。

(十七)市应急局:负责指导和监督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筑物和场所的设施水平,增强城市灾害防御能力。

(十八)市国资委:负责牵头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工作,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提升国有企业运营能力。

(十九)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依法对电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依法对价格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二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负责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十一)市税务局:负责落实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相关税费优惠。

(二十二)船山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主体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强化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动任务落实、政策落地、项目见效。

 

原文地址:https://snjsj.suining.gov.cn/zwgk/show/6c9b7b51a756f134017b8ddba3679fc9.html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