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北方建筑采光日照数据(北方建筑采光面是哪面)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4-05-23 21:51:00

北方建筑采光日照数据

北方地区光照充足,但在冬季缺少太阳光照,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光照日照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设计可以为室内环境带来更好的光线质量。

采光数据

采光数据主要包括日光系数、采光系数、遮光系数等。其中日光系数指室内光照量与室外光源照射量的比值,可影响到室内光照强度和均匀度;采光系数指室内有效采光面积与窗面积之比,也即窗户材质和大小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室内的采光质量;遮光系数指建筑物外表面所覆盖部分的遮蔽面积与整个表面积之比。三者共同构成室内动态光环境,为设计师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北方建筑采光日照的设计原则

『1』、 充分利用南方光照:北方建筑南立面的采光应当充分利用,选取合适的窗户尺寸及遮阳方式,使得室内的采光质量和室内环境质量相辅相成。

『2』、 合理配置室内空间:多样化的室内空间设计,可以帮助建筑物不仅仅在采光上得到改善,同时在室内视觉效果上也会有一定的改善,更有利于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3』、 控制过多采光:在有利用南方光源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冬季压倒性的北风暴雪天气,合理配置采光控制装置以防止日光过度渗入室内,影响到居住者的视线及舒适度。

建筑采光日照数据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时,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物的位置、气候情况、面积大小及人的活动需求,将采光、日照、遮阳等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和考虑,从而得出合理的建筑采光日照数据。

以北方地区的灰色固定式建筑为例,采用亚克力、磨砂玻璃、太阳能玻璃等多种材质的窗户,达到以下效果:

『1』、 在白天充分利用阳光照射,纳入视线范围内,减少电灯的使用,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2』、 避免过多阳光直射,特别是夏季,使用隐形窗帘、纱窗等遮阳措施,避免居住者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引起身体不适;

『3』、 在设计时合理分配采光角度,通过建筑结构和摆放家具等方式,使得室内的采光质量尽量达到均匀的状态。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光日照数据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日照采光算法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避免使用过多的人工照明,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方建筑采光面是哪面

北方建筑采光面是哪面?对于北方的建筑设计师来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事实上,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舒适度、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建筑外观的美感等多个方面。

什么是建筑采光面?

建筑采光面是指建筑物中能够接受自然光线照射的面,其朝向会影响建筑内部的光照情况。通常来说,建筑采光面可以分为南、北、东、西四个朝向,其中北面的采光面对于北方的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北方建筑采光面是哪面?

北方的建筑采光面是指朝向南面的建筑外墙。因为北方的气温较低,冬季白天阳光寒冷,而夏季阳光则相对温和。因此,朝南的采光面可以较大化地吸收阳光带来的热量,在冬季提高房间温度,并减少暖气的使用;同时在夏季,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能够减少房间吸收阳光的热量,减轻空调的负担。

北方建筑采光的问题

北方的建筑采光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冬季采光不足,夏季采光过强。冬季北方的白天时间较短,而且阳光角度低,因此朝南的采光面可能会受到阻挡。这时可以通过加大窗户的尺寸或者用反光玻璃等方式来增加采光量。而在夏季,阳光角度较高,加之北方夏季气温较高,朝南的采光面可能会导致房间温度过高。这时可以通过采用遮阳板等方式来减少阳光的照射。

如何设计北方建筑的采光方案?

设计北方建筑的采光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的朝向、建筑的用途、当地的气候情况等等。一般来说,设计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采光效果:

『1』、 改变建筑朝向。如果建筑朝向不利于采光,可以考虑改变建筑朝向。

『2』、 增加或改变采光窗的大小和位置。通过增加或改变采光窗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提高室内的采光量。

『3』、 采用反光玻璃等材质。反光玻璃可以将阳光反射进室内,增加采光量。

『4』、 设计遮阳措施。通过设计遮阳板等遮阳措施,可以降低夏季阳光的照射量,减少空调负荷。

北方建筑采光面是指建筑朝南的外墙,其朝向可以较大化地降低建筑的能耗,改善室内采光和温度。然而,北方的建筑采光面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高建筑的采光效果。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