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建筑分包涉税风险

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3-11-19 14:26:03

https://jian-housekeeper.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bannerImage/75067.jpg

建筑行业中,分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取将施工工程中的某些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而,分包也带来了涉税风险。

一方面,分包会增加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对于分包企业的资质、税务合规情况等,施工企业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如果分包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等行为,施工企业也将面临被追溯税款、罚款等风险。

另一方面,分包企业也需要担心自己的税务合规问题。例如,在承接分包施工时,如果未向总承包企业出具完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会被认为存在逃税行为。

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在分包过程中务必要注重税务合规,避免涉税风险的出现。

扩展阅读:如何降低建筑分包涉税风险

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分包涉税风险。

『1』、 严格筛选分包企业

在选取分包企业时,施工企业必须要仔细核查对方的资质、税务合规情况等。可以通过向税务部门查询企业的纳税记录、查看其营业执照等方式来了解分包企业的真实情况。

『2』、 签订合同

分包工程需要签订明确的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分包企业需要提供的票据、税务合规要求等。对于分包企业的涉税违法行为,合同中也应作出相应的承诺和约束。

『3』、 审核发票

对于分包企业出具的票据,施工企业需要逐一审核其合法性。例如,在验收分包施工后,需要要求分包企业出具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对发票内容、金额等进行仔细核对,以确认其真实性。

通过以上方法,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可以避免分包涉税风险的出现,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建筑业分包合同的主要涉税风险

在建筑业中,分包合同是常见的一种合同形式,由于分包单位的特殊性,该合同形式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分包合同的主要涉税风险。

1、合同形式不规范

分包合同在编制时需要遵守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要求合同中必须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货款结算、税务相关要求等等。若合同形式不规范,容易导致税务部门对分包单位进行调查。同时,如没有明确约定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可能导致分包单位的税收负担加重。

2、分包单位的信誉度不高

分包单位的信誉度对涉税风险也有很大的影响。若分包单位存在逃税、偷税、拖欠税款等行为,则可能会引发税务部门对分包单位的调查。因此,建筑业企业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仔细核实分包单位的信誉度和纳税记录,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3、分包单位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

分包单位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也是一种常见的涉税风险。一方面,分包单位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可能会被相关机构查处,造成一定的合规风险。另一方面,若被查出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税务部门可能会对分包单位及企业进行调查,可能会对企业的纳税责任形成影响。

4、分包单位涉及逃税、偷税等行为

分包单位涉及逃税、偷税等行为,则可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税务部门的调查下,企业可能会被依法追缴相关税款,造成企业财务上的影响。另一方面,此类行为对企业的声誉也会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5、分包单位或劳务派遣单位未按规定备案

在进行分包合同时,企业需要确认分包单位是否具有合规备案情况。如果分包单位未按规定备案,则有可能对企业的税务风险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此情况下,若被税务部门查处,则企业可能会被追缴相关税款,并会造成不良的财务影响。

6、分包单位机构改制或关闭

分包单位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分包合同中如果没有规定分包单位机构改制或关闭成果,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涉税风险。如分包单位进行了机构改制或关闭,税务部门可能认为分包单位不存在,进而追缴企业涉及该单位的全部税款。

分包合同在建筑业中是比较常见的合同形式,但是建筑企业在合同签订时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规范意识,完善合同制度,确保合同规范、合规,降低涉税风险。

今日热榜

热门企业

人员:53人   |    业绩:108个   |    资质:44项
人员:248人   |    业绩:4805个   |    资质:34项
人员:1978人   |    业绩:458个   |    资质:38项
人员:777人   |    业绩:14个   |    资质:5项
人员:12人   |    业绩:0个   |    资质:0项
人员:31人   |    业绩:59个   |    资质:7项
人员:109人   |    业绩:18个   |    资质:54项
人员:29人   |    业绩:0个   |    资质:35项
人员:9548人   |    业绩:704个   |    资质:48项
人员:10859人   |    业绩:2307个   |    资质:49项